從《2007年建設工程監理統計公報》看
我區監理行業現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08年6月24日公布了全國《2007年建設工程監理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統計公報》),從公布的各項數據不難看出,我國的工程監理行業在經歷了20個春秋的發展以后,已經悄然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隨著建筑市場的變化,我區的廣大工程監理企業也在不斷地改革中發展前進,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拓展經營范圍,從業人員和營業收入都有了較快增長。然而,與一些發達省份相比較,我區的工程監理行業還處在相對落后的地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通過《統計公報》,我們既看到我區監理行業發展的可喜一面,也大致了解了全區監理行業的現狀。
一、監理企業情況
根據《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2007年全國建設工程監理企業共6043家,與2006年度相比,減少127家,同比下降2.1%(詳見表一),我區2007年末參加統計的工程監理企業共153家,分別較2005年和2006年減少2家和1家。從企業資質等級情況看,2007年全國共有甲級企業1474家,乙級企業2103家,丙級企業2466家;我區有甲級企業22家,乙級企業61家,丙級企業70家(詳見表二)。
表一 全國建設工程監理企業地區分布情況
地區名稱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企業
個數 |
2005年 |
278 |
71 |
290 |
182 |
200 |
289 |
157 |
115 |
2006年 |
269 |
71 |
313 |
185 |
200 |
306 |
163 |
167 |
2007年 |
261 |
64 |
325 |
167 |
204 |
302 |
165 |
182 |
地區名稱 |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企業
個數 |
2005年 |
232 |
525 |
266 |
186 |
167 |
156 |
419 |
286 |
2006年 |
222 |
518 |
285 |
187 |
187 |
168 |
440 |
293 |
2007年 |
220 |
506 |
274 |
195 |
182 |
169 |
426 |
285 |
地區名稱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重慶 |
四川 |
貴州 |
企業
個數 |
2005年 |
224 |
165 |
382 |
155 |
34 |
108 |
288 |
60 |
2006年 |
231 |
214 |
389 |
154 |
35 |
121 |
283 |
60 |
2007年 |
219 |
200 |
408 |
153 |
36 |
109 |
252 |
46 |
地區名稱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其他企業 |
企業
個數 |
2005年 |
168 |
16 |
191 |
117 |
52 |
55 |
93 |
|
2006年 |
166 |
16 |
177 |
121 |
53 |
58 |
96 |
22 |
2007年 |
157 |
31 |
177 |
120 |
52 |
55 |
88 |
13 |
表二 2007年參加統計的廣西建設工程監理企業分布情況
地區 |
南 寧 市 |
柳 州 市 |
桂 林 市 |
梧州市 |
北海市 |
欽州市 |
防城港市 |
貴港市 |
玉林市 |
來賓市 |
百色市 |
河池市 |
賀州市 |
總數 |
資質等級 |
甲級 |
15 |
4 |
2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0 |
22 |
乙級 |
30 |
10 |
4 |
3 |
4 |
2 |
0 |
1 |
3 |
2 |
0 |
1 |
1 |
61 |
丙級 |
15 |
11 |
20 |
7 |
2 |
0 |
2 |
2 |
5 |
1 |
2 |
0 |
3 |
70 |
合 計 |
60 |
25 |
26 |
10 |
6 |
2 |
2 |
3 |
8 |
3 |
3 |
1 |
4 |
153 |
從統計數據來看,近三年無論是全國還是我區,監理企業的數量都有減少的趨勢。工程監理企業總數的減少,一是與部分企業不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逐漸被市場淘汰的結果。盡管2007年建設部制定發布《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標準》(單行本),著力解決我國監理行業反應非常強烈的監理取費偏低的問題,為監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必要條件,但在實際運用中,由于一些工程未能嚴格執行這些標準,低收費這一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各監理企業并沒有真正享受到新收費標準帶來的好處,以及監理企業本身存在的人員不足、無資金和技術優勢、管理不善等其它問題,也使得一些資質較低的監理企業因經營無力逐步退出建筑市場;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58號(以下簡稱158號部令)出臺以后,由于企業資質達不到158號部令要求,部分工程監理企業,特別是一些乙級和丙級資質企業開始了重組、聯營、整合和合并的工作。據不完全統計,我區目前工程監理企業接近170家,其中有40余家企業仍未能達到158號部令要求,接近全區監理企業總數的1/4,有些企業連續幾年均達不到企業資質標準要求,部分企業甚至沒能正常開展監理業務,可見我區監理企業不但沒有隨著市場的發展而壯大,反而萎縮了。隨著外來企業的不斷增加,區外一些有實力、競爭力強的大企業搶占著我區監理市場份額,我區本地監理企業面臨著內憂外患,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只有對這些不符合資質要求的監理企業進行重新整合,才能在我區建立起一批素質好、服務水平高的監理企業,才能真正樹立起監理行業的社會信譽和應有的地位,為建設單位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并由此獲得更高的效益回報,從容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從表二中還可以看到,我區監理企業主要集中在南寧、柳州、
桂林三個大中型城市,這三個城市的監理企業占全區監理企業的72.5%,尤其是南寧市,監理企業總數接近全區總數的40%,其中甲級企業占全區的68%,乙級企業占49%,丙級企業占21.4%,說明我區監理企業發展非常不平衡,這種發展不平衡的結果將導致市場需求無法獲得滿足,企業成本增加和出賣出借資質資格、轉讓監理業務、非法掛靠、低收費惡意競爭等不良現象的發生,只有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適應全區監理業的平衡發展,才能達到全區監理業健康發展的目的。
二、監理從業人員情況
根據統計,2007年年末全區工程監理企業從業人員9691人。其中正式聘用人員7130人,占年末從業人員總數的73.6%;臨時聘用人員2561人,占年末從業人員總數的26.4%;從事工程監理的生產人員為7602人,占年末從業人員總數的78.4%。2007年年末全區工程監理企業專業技術人員9032人,比2006年增長3.11%。其中,高級職稱1464人,中級職稱3666人,初級職稱2975人,其他人員927人,專業技術人員占年末從業人員總數的93.2%(詳見表三)。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的監理行業從九十年代初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從業人員急劇增長,在七年內增加了七倍。人員數量的大幅增長,一方面說明我區建設監理行業的發展勢頭不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區監理企業的綜合實力在不斷增長,各方面人才正源源不斷地投身到建設監理事業當中,對于我區建設監理事業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表三 2005年~2007年全區專業技術人員變化情況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05年比06年遞增% |
06年比07年遞增% |
高級職稱 |
1394 |
1462 |
1464 |
4.8% |
0.68% |
中級職稱 |
3302 |
3405 |
3666 |
3.11% |
7.81% |
初級職稱 |
2506 |
3035 |
2975 |
21.1% |
-2.07% |
合計 |
7892 |
8767 |
9032 |
11.08% |
3.11% |
按照統計公報公布的數據,2007年年末參加統計的全區工程監理企業注冊執業人員為2380人。其中,注冊監理工程師為1669人,占總注冊人數的70%;其他注冊執業人員為711人,占總注冊人數的30%。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08年5月,我區實際已有注冊監理工程師1899人,其中甲級企業753人,乙級企業760人,丙級企業386人。根據158號部令的要求,我區大部分甲級監理企業的注冊監理工程師數量能夠滿足企業資質標準要求,乙、丙級監理企業與資質標準還有一定差距。據統計,2007年我區招發包工程項目7192個(2006年未竣工2939個),按有關規定,一名監理工程師只能擔任兩個以下工程的總監理工程師,加上總監代表、專業監理工程師等人員配備的要求,而我區注冊監理工程師僅1899人,遠遠達不到在建項目的需求(詳見表四)。
表四 05、07年廣西注冊監理工程師變化情況
|
2005年 |
2007年 |
2005年比2007年遞增% |
甲級 |
581 |
753 |
29.6% |
乙級 |
566 |
760 |
34.27% |
丙級 |
313 |
386 |
23.32% |
合計 |
1460 |
1899 |
30.06% |
統計公報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項數據就是全國2007年的注冊執業人員為99843人,較上一年下降0.3%,其中注冊監理工程師人數下降最為明顯,與上一年相比下降12.5%。按照現行的監理規范的要求,總監理工程師、專業監理工程師必須都是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按這一要求,我國的市場需要20萬人左右才能初步滿足當前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注冊監理工程師人數的下降,與當前我國建設領域不斷發展和需求是不相符的,這一現象也引起了國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我區的監理工程師人數減少情況盡管并不十分明顯,但也需要引起行業全體人員的重視。注冊監理工程師的減少,一方面是由于當前監理行業競爭激烈,而收入與其他建設行業相比過低,擔負的安全責任又較重,建筑市場的不完善以及監理人員權責不夠明確等問題,使得一部分取得執業資格的人員不愿意從事監理工作,導致監理人才外流;另一方面是國家相關主管部門針對監理工程師重復注冊、人證分理和證書掛靠等不良現象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打擊措施,并從監理行業的實際出發,對年齡較大不再適合監理工作的人員給予不予注冊的規定,保證了監理隊伍的年輕化。如頒布建設部147號部令等,規范了監理企業執業人員的注冊問題,清理了一批不具備監理行業從業資格的人員,凈化了監理市場。加強監理人才的培養,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彌補監理行業人才匱乏的需求,將是我區乃至全國廣大監理行業企業和行政主管部門一項任重道遠的重要任務。
三、監理業務承攬和收入情況
根據統計公報數據,2007年度我區工程監理企業共完成合同額60212.7萬元,其中完成監理合同額53464.37萬元,完成項目管理合同額3670.93萬元,完成招標代理合同額1758.12萬元,完成造價咨詢合同額1127.69萬元,完成其他業務合同額191.7萬元,監理業務占總業務量的88.8%,各項收入都較前幾年有了較快的增長。但與全國同行業企業相比較,2007年全國監理企業監理業務占總業務量的比重為65.1%,且已經連續三年呈現下降趨勢,而我區監理企業的監理業務占企業總業務量的比重比全國高得多。監理企業其他業務占企業總業務量的比重逐漸增加,說明我國尤其是一些發達省份的監理企業不再僅僅將目光放在工程監理上,而是不斷拓寬業務范圍,部分監理企業逐漸邁出我國工程監理行業轉型的步伐,積極和國際慣例接軌,著手建立全面服務于工程的工程項目管理服務型企業,從單一的施工階段監理向建設工程全過程的項目管理延伸,從單一的質量控制向投資、進度控制方面發展,為業主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咨詢服務。因此,我區的廣大監理企業在改革創新方面的步伐已經和一些發達省份拉開了差距,隨著我區改革開放步伐的深入,東盟國際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以及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的難得契機,我區的監理企業獲得了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更應該主動拓寬經營業務,建立起全面服務工程各方面的項目管理型企業,擺脫目前行業發展的一些困境,迎頭趕上全國同行業的發展步伐。
隨著業務量的增長,我區工程監理企業的營業收入也大大突破了2005年和2006年。2007年度全區工程監理企業全年營業收入45487.83萬元,其中工程監理收入39289.9萬元,項目管理與咨詢服務收入2441.85萬元,招標代理收入1692.32萬元,造價咨詢收入1339.97萬元,其他收入723.85萬元,營業利潤2220.44萬元,監理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86.4%。從統計報表數據匯總情況看,整個監理行業的營業收入保持連續增長的勢頭。監理企業營業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監理企業的快速成長和制定更高的發展戰略,有利于吸引高素質的人才,也有利于企業提高社會競爭力,為下一階段我區監理行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我區監理企業營業收入連續增長,但是監理企業的營業利潤卻大大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營業成本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與我區目前普遍存在的監理收費過低,企業間不合理競爭等現象有關。監理收費過低盡管在全國都存在這種情況,但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區的情況相對較為嚴重,監理取費過低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問題,監理取費得不到保障,監理行業人才流失,影響了一些優秀的高學歷、高學位、高職稱、高水平復合型人才的加入,進而造成監理服務質量的下降和不到位,隨之而來也使得建設工程安全質量得不到保證。雖然建設部于去年5月實施了新監理收費標準,但新收費標準施行將近一年多以來,并未從根本改變我區監理企業收費低的問題,各監理企業并沒有真正享受到新收費標準帶來的好處。
總而言之,從《2007年建設工程監理統計公報》可以看到,我區建設監理行業取得了較快發展,但也存在一些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廣大建設監理企業應當加強企業建設,創新機制,提高企業競爭力,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方法,使監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體現監理服務的科學性,為我國的建設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