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襄陽市城建委對外公布了《襄陽市城市供水工程規劃》,面向社會征求意見。根據規劃,襄陽城市供水將向周邊鄉鎮延伸,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逐步對城區老舊管網進行改擴建升級,并將官溝水庫列為城市第二水源,冢子灣水庫列為城市備用水源。
城市供水向周邊鄉鎮延伸
目前,襄陽城區已實現集中供水全覆蓋。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面積在不斷擴大。雖然周邊許多鄉鎮也已用上自來水,但執行的是農村安全飲用水標準,且大都是鎮級小水廠供水,基礎設施落后。
此次城市供水工程規劃不僅涵蓋了現有主城區,還有牛首、深圳工業園區、魚梁洲、歐廟新城、隆中核心區、尹集、襄州國際物流園、襄州區伙牌工業園(含東區、西區、北區)、東津等區域。
相比鄉鎮的自來水,城市的自來水處理工藝更先進、水質更有保障,此次供水規劃基本實行了城鄉供水全覆蓋。今后要將管網延伸到鄉鎮,確保當地居民也能喝上城市自來水。
至2020年,襄陽城市規劃區總用水量將達100萬立方米(含東津首期用水量),2030年城市規劃區總用水量為106萬立方米,周邊鄉鎮將基本實現城市自來水全覆蓋。
加快管網改擴建升級
襄陽城區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大規模鋪設自來水管網,不少管網服役至今,有市政鋪設、企業共建、居民自建等多種形式,不利于管理,且因設備年久失修,不少管網漏水嚴重,供水效率低。
此次規劃除了要求對現有管網進行提檔升級外,還要對樊城區、襄城區、深圳工業園區及東津新區一期等四大部分城市管網進行擴改建。
規劃提出,城市配水管網的供水水壓滿足用戶接管點處服務水頭大于28米的要求,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城市供水水壓標準,可滿足8樓以下住戶用水,不需二次加壓。為防止供水主管網壓力大,導致爆管,高層樓房建設仍需考慮二次供水。
建設城市備用水源和第二水源
目前,襄陽城區供水主要來自漢江,水源單一,一旦污染,影響全城供水。此次規劃首次提出建設城市備用水源和第二水源,并將冢子灣水庫列為應急備用水源,官溝水庫作為城市遠期第二水源。
冢子灣水庫,是一個雨水水庫,和引丹干渠相連,水源有充足的保證,應急備用水源規模為25萬立方米/天,按影響時間為7天考慮,備用水源水量可達175萬立方米。官溝水庫則主要保障東津片區的居民用水。規劃到2030年,東津新區新建水廠滿足整個東津新區用水需求,不再從中心城區云灣泵站加壓供水。
摘自 湖北建設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