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程計劃,第二屆廣西(桂林)園博會園博園所有公共區域內項目都要在6月底基本成形。6月30日,記者到園博園工地探訪,發現園區公共區域內的所有建筑場館都已封頂,所有橋梁合龍,水系開挖、爆破及石渣的清理完成。受降雨影響,廣場地面硬化及少部分道路及管線的施工略有滯后,但施工方已經加緊施工,很快就能趕上工期。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公共區域的建筑主要有5項,分別為濕地館、精品街、大雁閣、主展館和游客活動中心。其中,總高度達48米的大雁閣,是園內最高的建筑物,于6月20日順利封頂。
忙碌的工人師傅向記者回憶了大雁閣封頂當天的盛況。當時,夜班工人在通明的燈火中通宵奮戰,直至接近清晨6點,才終于做好了灌漿封頂前的準備工作。旭日升起后,白班工人接過“接力棒”繼續忙碌。下午4點半,大雁閣迎來封頂的沖刺階段。澆筑完最后一塊塔面,人們興奮地燃放起鞭炮,用最傳統、最淳樸的方式慶祝了這個時刻。
雖然腳手架及護網還沒拆除,但各建筑都已能看出基本輪廓。工人說,園內的建筑物都是仿唐古建筑式樣,充分融合了桂北建筑的特色元素。下一步,這些建筑物將逐步展開裝修、裝飾等細部工程。建筑物瓦面、飛檐、翹角、屋脊等都已進行特殊定制。
今年3月,園博園建設正式推開。從那時起,園博園建設就面臨著許多困難。首先,是雨水多。其次,是基礎處理難度大。受喀斯特地貌的影響,園博園地下巖石發達、地下溶洞也時有發現,因而幾乎每個基坑都要采取爆破、澆灌混凝土等特殊處理措施。第三,是工期特別緊。大家采取人員倒班、機械不休的方式施工,才確保了園博園各個時間節點的施工任務順利“達標”。
桂林市園林局負責人介紹,離園博園開園還有兩個多月,利用這段時間,園區室外建設中相對滯后的項目將得到重點推進,已封頂的建筑物將按照開園時的布展要求進行精裝修。同時,園博園建設指揮部將對各城市展園提供最好的服務和支持,幫助各城市盡快施工并確保在9月12日全面撤場。開園期間的開幕式、展覽活動、相關招商等工作也已開始籌備。(梁亮) |